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河海“文字”
文字是什么?
是上课时记下的行行笔记
是下课是哼唱的曲曲歌谣
是晨读时朗诵的篇篇文章
是身边无声无息的存在
关于河海的文字
它们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
却常常被人所忽略
为了记住这些珍贵的文字
我们将其一一拾起
嵌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动人古诗句中
用言语表达对河海的无声告白
(接下来请各位水之子找找图片有什么不同?)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工程馆
工程馆作为华东水利学院建立后的第一批建筑之一,于1953年6月开始建设,1954年1月竣工并开始使用。中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苏联人字屋架,前部为混合结构,后部为砖木结构、豪氏式桁架。整个建筑平面布局开敞,前后设计有两块绿地,采用大面积采光和自然通风相结合,外部造型简洁明朗,主体面墙用大台垛摆斩假石门墩黑色磨石子,与挑出的白水泥斩假石大窗格构成色彩明暗对比,建筑外墙奶黄色,屋面脊灰色,钢窗墨绿色,斩假石的勒脚和窗盘线条使整个建筑物呈现出特有的文化气质。1959年入选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建筑十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纪念(1949-1959)》图册。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水利馆
作为华东水利学院建立后的第一批建筑之一,水利馆由华东水利学院自行设计,整个建筑的结构设计和风格与工程馆保持一致。建筑外部造型简洁明朗,外墙奶黄色,屋面脊灰色,钢窗墨绿色,斩假石的勒脚和窗盘线条使整个建筑物呈现出特有的文化气质,与对面的工程馆相互辉映。水利馆一直以来都是学校主要的教学、实验和办公楼宇,为华东水利学院时期老建筑之一。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档案馆
档案馆位于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内。河海大学档案馆秉承“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理念,面向全校师生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同时注重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先后撰写和汇编了各种专题索引、题录、分类汇编,使利用者更多地接触了学校的档案。河海大学档案馆,是河海人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是河海的一座知识和精神宝库,每一个河海人都有责任珍惜这份财富,更要发掘档案的潜在价值。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张闻天像
矗立在西康路校区中心区十字路口西北山麓上的张闻天同志全身铜像,是国内第一尊铜像,高2.6米,这是在1990年为纪念张闻天同志诞辰90周年而立。
张闻天同志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1917年至1919年,张闻天同志在河海大学前身,当时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求学,他投身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开始了光辉的革命生涯,是南京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第一人。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江宁图书馆
图书馆可能是河海学子除去教学楼和宿舍之外最熟悉的地方了。学习过程中需要查阅文献了,就揣着校园卡来到这;考试周前看书刷题,天还未亮透便收拾书包来到这。图书馆是同学们大学学习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印记。
江宁校区图书馆是江宁校区标志性建筑之一,坐北朝南、筑于中轴。图书馆建筑整体规整简洁、两相对称。拾级而上,“积跬步之功,存高远之志”的意境尽喻其中。在色彩运用上,图书馆浅灰色的沉稳、包容,大玻璃窗的灵动、开放,与南面三峡广场的茵茵绿色相互映衬;在内部设计上,在庄严、恬静、清新的读书学习氛围中,将河海学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融入其中。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东湖
江宁校区东湖边花草丛生、绿树成荫,一年四季都是不同风情的美景。夏天的傍晚,冬天的午后,东湖旁总能见到三五成群的同学们。或是牵着手诉说衷肠的热恋情侣,或是打着趣想着今天晚饭吃什么的姐妹兄弟,亦或是埋头赶路走向目的地的独自一人,他们与东湖组成了河海最生动的风景。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小浪底音乐台
小浪底音乐台位于江宁校区图书馆至叠翠山之间的中轴线上,是校园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从整体布局上看,规整对称的广场设计和缓缓而升的自然地形,寓意勤奋、严谨、不断攀登的治学态度。移步其中,清浅狭长的水池为小浪底音乐台的中轴,池水澈然见底,观之静心凝神,辅以两侧的绿色植物、石子小路与南面的若干石凳,营造出亲水、爱水的校园文化氛围。水池北面的半圆剧场是小浪底音乐台的终端,半圆形态象征“水”的凝聚、包容与至善,拾级而上的设计意喻向至高学术殿堂的追求与攀登。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情系河海
“情系河海”是坐落于河海大学图书馆广场上的一座大型山石盆景,盆景内假山错落有致,绿植苍翠,朝南的后墙上方题有“情系河海”四字,是河海大学著名校景之一。这是1992年10月,在华东水利学院62届水文、河川、水港等专业学生毕业30周年返校之际,为表达对母校辛勤培育的感激之情和对母校未来发展的祝福,由校友们共同捐资送给母校的一份礼物。整座景观由62届校友共同创意设计,蕴含着三种情感因素:情系母校——河海大学是培育河海学子成长成才的摇篮;情系事业——江河湖海是河海毕业生为之奋斗和奉献的地方;情系同窗——河海学子将在为之共同奋斗的水利事业中不断延续同窗友谊。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若水广场
若水广场”建成于2003年,广场位于常州校区东西轴线的中央,是校区的中心地带,于2003年建成。“若水广场”四个大字由河海大学名誉校长严恺院士亲笔题写。广场总占地1万余平方米,由升旗区、集体活动区、休闲区和山林区四个区段构成。广场上红旗飘飘,草坪宽广,喷泉灵动,白杨成行,曲径通幽,闹中取静,气韵淡雅自然,是花园式校园建设的亮点。“若水”的命名由当时校区师生中广泛征名而来,取“上善若水”之意,以彰显一种似水般的胸襟、涵养、气度和美德。此广场成为环境育人的一个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抹亮色。
上善若水,道德境界之最高也。河海博施无偏,始能成其德,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河润万物,海纳百川!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叠翠山
叠翠山对于河海学子来说,是不可忽略的存在。在这里,你可以明显的感到四季的变化,神清气爽的早春,潮湿闷热的夏夜,日渐微凉的的秋日,还有寒风凛冽的冬季。在这里,你可以享受一个人的孤独,也可以体会两个人的甜蜜,同时也是个赏景的好去处。在这里,留下过每一个水之子“翻山越岭”去上课的脚步,留下过郎朗读书声,更留下了大学关于青春最好的回忆。
文字无声因而容易被忘记
那些隐藏在河海的文字
与河海共同经历了百年沧桑
与无数水之子共享了喜怒哀乐
它们不会说话
但却弥足珍贵
在提笔忘字的时代
你是否留意过这些河海的文字?
文字:河海大学官网等
图片:往期微信
编辑:小海螺记者团 刘照昕 张乐其
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的河海校友 | 用脚步丈量海底 ——记中交四航院港珠澳大桥海上项目勘察负责人马秋柱
河海大学师生双获2018年“宝钢教育奖特等奖”| 建功立业新时代
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正式发布,河海大学水利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一